海東日報訊(記者 李永蘭)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解決“十四五”水環境質量突出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海東市統籌安排、因地制宜、深入細致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不斷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截至目前,全市507個排污口已全部完成規范整治,整治完成率達100%。
近日,海東市對樂都區湟水河入河排污口進行市級驗收,旨在扎實推進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據介紹,根據《海東市樂都區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方案》和分類整治清單,樂都區共有227個排污口,其中立行立改類189個、重點整治類38個。截至目前,樂都區227個排污口全部完成規范立牌,其中224個排污口已全部驗收銷號;立行立改類中完成188個排污口整治和自驗工作;重點整治類中36個排污口經第三方采樣檢測,水質均達標。
海東市成立工作組對樂都區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現場督導和檢查,僅僅是海東市高度重視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
2020年,海東市被列為湟水河排污口排查試點城市后,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海東市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試點工作方案》,通過無人機航測、人工徒步排查、專家質控核查三級排查方式,生態環境部核查最終確定湟水河流域海東段入河排污口507個。
為加快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今年以來,海東市按照“水路統籌、以水定案”及“全覆蓋、重實效、能操作”的原則,制定印發相關方案,確保排查范圍內的排污口應查盡查,不漏一口。同時,充分運用現場探查、圖制作業、科技勘探等手段,全面清查排污口污水來源,確保排污口溯源工作建立“一口一檔”,并逐一進行了分類命名和編碼,建立了完善的監測溯源工作臺賬。
在強化資金支持方面,海東市各縣區累計下達排查監測工作專項資金395萬元,全力保障排污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507個排污口已全部完成規范整治,整治完成率達100%,并對已完成自驗的504個湟水河入河排污口進行市級驗收銷號工作,全部通過驗收,剩余3個正在有序推進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