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rfprj"><dl id="rfprj"></dl></video>
<dl id="rfprj"></dl>
<dl id="rfprj"><delect id="rfprj"><font id="rfprj"></font></delect></dl><video id="rfprj"></video><video id="rfprj"></video><dl id="rfprj"><delect id="rfprj"></delect></dl><dl id="rfprj"></dl><dl id="rfprj"></dl><dl id="rfprj"></dl>
<dl id="rfprj"></dl><video id="rfprj"><i id="rfprj"><font id="rfprj"></font></i></video>
<dl id="rfprj"><i id="rfprj"></i></dl><video id="rfprj"><i id="rfprj"></i></video>
<dl id="rfprj"></dl><video id="rfprj"></video><dl id="rfprj"><i id="rfprj"></i></dl><video id="rfprj"></video>
<video id="rfprj"><i id="rfprj"><delect id="rfprj"></delect></i></video><dl id="rfprj"></dl><video id="rfprj"><i id="rfprj"><font id="rfprj"></font></i></video>
 
首頁 > 新聞中心 > 區縣要聞
【互助縣】秀美山川織錦繡
來源:    時間:2022年09月13日    

海東日報記者 巴迎桂 通訊員 楊吉萍白有霞 陳飛 攝影報道

金秋九月,毛斯湖在微風下碧波蕩漾,清澈無比,蘆葦、柳枝隨風搖曳,湖兩邊綠草茵茵,色彩斑斕的波斯菊、百日菊、八寶景天等花卉爭奇斗艷,為秋日增添了亮麗的色彩。遠處的亭臺樓閣、過水木橋和近處的湖水勾勒出了一幅幅美景,宛如置身江南水鄉。紅色的游步道曲徑通幽,縣城居民在湖邊散步賞景,幸福無比。

“這幾年,互助縣的綠化工作做得確實好,毛斯湖的花開得特別艷麗,我們到這里游玩,心情也很舒暢。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了?!?居民張啟宏高興地說。

十年逐綠奮進,十年跨越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牢牢把握“三個最大”省情定位,著力推動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推進林草資源保護、國土綠化等重點工程,為土鄉繪就了秀美山川畫卷。

近年來,毛斯湖作為互助縣城的一項重點生態治理項目,總投資達7000余萬元,項目自2017年開始實施,歷經三年,生態治理面積達22萬平方米。其中,毛斯湖湖體面積達6萬平方米,通過對毛斯湖生態保護與利用工程項目的實施,生態景觀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毛斯湖成了海東市乃至全省最美的生態“金名片”。

生態環境就是民生,藍天碧水即為幸福。毛斯湖景觀的打造只是互助縣綠化工作的冰山一角。近年來,互助縣依托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這一契機,以“突出重點、打造精品、提升檔次、全面推進、強化管理”為總體思路,精心謀劃、創新理念、科學養護,縣城綠化美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青山常綠,后繼有林?;ブh在扎實推進城市園林建設的同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三山”綠化、鄉村綠化等工程。2017年以來,互助縣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東溝鄉卡子村完成綠化465畝,共栽植油松,青海云杉、山杏、樺樹等苗木共5萬多株,成為互助縣國土綠化的一個典型。如今,眺望卡子村的南北山,青山如黛,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綠裝,卡子村的水土得到了有效保持,河流泥沙量減少,自然災害減輕,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據互助縣林業和草原局造林辦副主任韻文輝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互助縣持續依托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通過開展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百萬畝規?;謭鼋ㄔO、營造林工程先建后補等工程,使森林植被、森林質量不斷提升,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功能得到恢復,河湟南北兩山綠色屏障初顯成效,水土流失面積不斷減少,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十年來,互助縣不斷總結經驗,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則,結合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面推進鄉村綠化,組織群眾開展庭院、房前屋后、村中空地、村莊周圍、村道兩邊等區域綠化美化,一個個綠意盎然、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眼前,大大改善了老百姓居住環境。

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以增加綠量為目標,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創建鄉鎮義務植樹基地53個,創辦縣級領導綠化點9個,建立“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1處。全縣累計完成國土綠化面積166.86萬畝,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9.1萬畝;完成全民義務植樹1136.64萬株;完成村莊綠化188個村,村莊綠化率達82%。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2.34%??h城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447.6萬平方米,綠地率達36.0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05平方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的土鄉,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景色變優美了。40萬土鄉兒女正沿著再造秀美山川、構建和諧生態環境的目標大步邁進,為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綠色宜居新互助再立新功。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