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日報訊(記者 衛正芳 通訊員 劉文靜)近年來,海東市樂都區按照全覆蓋、?;?、促完善、可持續的建設要求,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大力挖掘和收集文化資源,著力把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融入群眾的生產生活,夯實思想文化陣地,提升基層文化“軟實力”。
據了解,樂都區按照“因地適宜、注重特色、發揮效用”思路,狠抓文化陣地“建管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現所有鄉鎮農家書屋全覆蓋,新建體育館、文化廣場、健身公園、公共圖書館、移動圖書站等場地,為群眾免費提供文化活動場所,豐富群眾業余生活;推進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用好樂都區新聞宣傳中心宣傳陣地,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統籌推進農家書屋示范點、村級綜合服務示范中心等文化項目,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基礎保障。
同時,緊扣群眾“看得懂、易接受、有特色”要求,按照“本土文化+主題文化”理念,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民俗符號,打造“最美庭院”、主題“涂鴉村”等陣地,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持續開展“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公公、好媳婦、好丈夫”等創建活動,以家庭家教家風培育青少年價值觀,助推鄉風文明建設;廣泛開展“五個十佳”“最美樂都人”“十大能人”等道德實踐活動,大力宣傳先進典型,評選表彰道德模范,不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總結和提煉出崇德向善、催人奮進的典型人和典型事,讓廣大群眾看到、聽到、學到鄉風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自覺參與鄉風文明建設。
為進一步打造亮點,讓歷史文脈“活”起來,樂都區深挖歷史資源,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在歷史文物保護、遺址公園建設、博物館開放展示、文物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挖掘瞿曇寺區域性政教合一、漢藏融合發展的歷史價值,打造卯寨黨史館、柳灣彩陶博物館,提高“人文樂都”知名度,使其成為彰顯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亮麗名片。
此外,充分利用移動圖書站、圖書閱覽室、文化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積極開展“學習日”“讀書節”“學習周”等全民閱讀活動,營造讀書氛圍;統籌文藝愛好者、基層文藝骨干、文化志愿者力量,組建區、鄉、村三級文藝隊伍,通過“沉下去+走出來”方式,大力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真正把文化紅利送到群眾心坎上。
|